七维学习空间

一个专注于学习的网站

【鄱阳湖 东亚最重要的候鸟栖息地, 七十多万只候鸟的越冬庇护所】鄱阳湖既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整个“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中最重要的候鸟栖息地,没有之一。每年在这里越冬的各种候鸟最多可达70多万只。鄱阳湖“丰水一片、枯水一线”的自然水文节律和枯水期星罗棋布的碟形湖是吸引这些鸟类前来的重要因素。而2022年的大旱之后,鄱阳湖水利枢纽计划被顺势重提,让这片大湖再次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国家地理》杂志,于1888年由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创办,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在大多数读者眼中,国家地理杂志意味着权威、科学性、准官方,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而不仅仅是一本杂志。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23年03月,封面:失落文物争夺战

【江西 低调的丹霞地貌景观大省】在漫天云雾的衬托下,位于江西上饶市弋阳县的龟峰,犹如一艘劈波斩浪的红色舰艇,遨游在浩瀚的海洋里。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看到,龟峰的陡崖上布满平行的细沟和蜂窝状洞穴,如同由一块块积木拼接而成的巨型玩具。江西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30余个白垩纪红层盆地中,以分布于信江盆地的龙虎山、龟峰这两处最为典型。燕山构造旋回晚期(主要是白垩纪),在地壳伸展拉张的构造背景下,江西形成了一系列东北走向的陆相断陷盆地,盆地边缘沉积了红色的冲洪积扇相砾岩。这些红层被构造抬升、切割,随后在风化、流水侵蚀及崩塌等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了丹霞地貌。

《城市地理》2023年第01期,封面:雪国漠河

《城市地理》2022年第12期,封面:富豪卡塔尔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23年02月,封面:折纸术 开创科技新未来

【寻找洞穴 “珍宝”穴珠】穴珠意为“洞穴珍珠”,是一种在喀斯特溶洞中形成的与珍珠结构和形状相似的奇特洞穴沉积物。一般认为在大部分溶洞中,穴珠并不多见,即便是石笋、石柱等沉积物丰富的溶洞内,穴珠也往往都是稀罕物。但随着深入研究,探洞工作者发现在我国贵州和广西,竟然有一些溶洞专门“出产”穴珠:洞中的穴珠不仅有“汤圆”、“弹珠”、“黄豆”、“西米”等不同形态,数量上也成千上万,甚至达到了上亿颗的规模!

【惠安石雕 源自中原、影响全国、 远播海外的闽南石雕艺术】位于福建泉州市的惠安县,有着1600多年的石雕历史。泉州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2处遗产点中,就有19处与石雕有关,这些石雕多出自惠安石匠之手。在全国众多知名的近现代建筑中,也随处可见惠安石雕的风采。惠安石雕技艺还远播到了东南亚、日本等地。如今,历经千年的惠安石雕依旧影响着中国,乃至海外的石雕产业。说起中国的石雕名城,很多人都知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太行山东麓的曲阳县,曲阳石雕以古朴雄浑、凝重端庄、刚劲简洁的风格独树一帜。在中国石雕界,还有一处与曲阳比肩的石雕中心,它便是位于泉州的惠安。惠安石雕以纤巧灵动、繁缛精致、巧趣结合、形神兼备著称,形成了与曲阳石雕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因此在中国石雕界也有“北曲阳,南惠安”之说。这处闽南地区的石雕中心,也成为了在海外颇有影响的中国石雕的代表。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23年01月,封面:破解长寿密码 迎向活力人生

《城市地理》2022年第11期,封面:南方小城之秋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22年12月,封面:镜头最前线

《城市地理》2022年第10期,封面:这里是重庆

【中国海岛:遮蔽与呈现】当中国海岛这个主题摆在我面前时,一开始我觉得这是一个挺贫乏的主题。在我的头脑中能够生动地浮现出来的海岛形象,除了海南岛、台湾岛、崇明岛这些大岛外,剩下的就是舟山群岛和西沙、南沙群岛了。我对海岛的熟悉程度比起陆地上的一些地区和景观来说,相差很远。说起陆上的地方,甚至西藏、新疆、青海的一些地方我都可以如数家珍,如西藏的一些县:墨脱、察隅、吉隆、错那……但是我国有哪几个海岛县我却说不出来……我感觉大多数中国人关于海岛的知识也大抵如此。但是在研究了一番中国的海岛后,我的想法完全转变了,这是特别值得写作和传播的主题。这是一个媒体很少关注的世界,甚至也可以说,是被科学遗忘了很长时间的世界。先举一例,比如中国海岛的数量,一直都不清楚……直到今天才算弄得比较清楚,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甚至关于什么是海岛这个问题,没人问我时,我觉得我是清楚的,但是现在经过一番研究后,你若问我,我倒觉得难以回答了。比如:渤海中地处滦河口的——曹妃甸,是一个从陆地伸向海中的由沙组成的长长的岬角,与陆地的联系在潮涨潮落时忽隐忽现,它算不算岛?江苏沿海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规模很大,江苏省的陆地面积总共才10.72万平方公里),在低潮时,有几千平方公里的沙洲出露,即使在高潮时,也有70多条沙脊出露。但是无论从形态上,还是从四周为水、中间是陆的关于岛屿的定义看,南黄海辐射沙脊群都不符合我们头脑中关于岛的印象。然而,就是这两处似岛非岛的地质体,为中国最缺深水港的渤海、黄海沿岸贡献了两个可进出15万吨级以上超级巨轮的大港。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22年11月,封面:图坦卡门与他的宝藏

《城市地理》2022年第09期,封面:潮汕四城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22年10月,封面:进入它们的内心世界

【解密“深海花园” 探索深海海山上的生命绿洲】自2013年起,我国科学家利用深海深潜器对热带西太平洋的多座海山进行了多次生物多样性科考。他们在这些海山上发现了众多神奇的深海花园,那是一些以海绵场和珊瑚林为基底的小型生物聚落。科学家探索和研究着徜徉在花园中的新奇生命,发现了它们为适应深海环境而演化出的众多生存妙招。

《城市地理》2022年第08期,封面:塞上江南 宁夏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22年09月,封面:找回星空

【黄河口 在国家公园到来之前】在黄河三角洲,漫无规律的河道变迁和泥沙淤积,不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反而造就了鱼盐之利、农耕之益,及至工业时代在地下发现的油田,这片土地上的人地关系在百余年来始终呈现出一种变化无常的活跃状态。2021年10月,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准了《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方案》,将现有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等八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不同于其他大江大河入海口活跃的“湾区经济”形态,黄河口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策略。我们究竟该如何利用这片土地,值得细细权衡与思考。

《城市地理》2022年第07期,封面:山河血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22年08月,封面:巨石阵

【土楼“潮汕派” “省尾国角”的一块遗落拼图】说起土楼,人们往往想到的标签便是福建、客家。然而,少为人知的是,在被称为“省尾国角”的广东潮汕地区,竟也存在着大量的土楼。它们十分低调,少有宣传,同时又异彩纷呈,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有趣混搭。深入探寻这片古老民居的“遗落之境”,也从一个新的角度推开了潮汕山海间的文化和历史之门。

《城市地理》2022年第06期,封面:漳州的山海经

《城市地理》2022年第05期,封面:真正的海南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22年07月,封面:潜入珊瑚王国

【瀚海雾凇 西北干旱区绽放的“玉树琼花”】在湿润和半湿润区,由于水汽充足,一旦遇到冬季降温和适度风速等气象条件,便很容易形成雾凇。其实,雾凇并不只出现在湿润和半湿润区,在我国西北极端干旱的沙漠戈壁中也会出现雾凇,它们仿似“琼枝玉叶”将冬季的沙漠戈壁装扮出了别样的美。沙漠戈壁中的雾凇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在哪些沙漠和戈壁中可以欣赏到雾凇?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维持又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城市地理》2022年第04期,封面:洛阳 身边的古都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22年06月,封面:抚触的力量

【101省道 “新妆上阵” 连起天山600 里绚丽裙摆】说起天山公路,纵穿天山的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因沿途壮丽多变的地貌景观而早早成名。其实,在天山北麓还有一条同样令人拍案叫绝的天山公路:新疆 101省道——它藏身于绮丽的山峰、峡谷和如碧的高山牧场间,曾是一条崎岖难行的简易国防公路。目前,经过 4年改造升级,全新的 101公路已于去年年底全线通车。新妆上阵的它,为世人奉献出一段新鲜奇绝的300公里天山景观大道。

《城市地理》2022年第03期,封面:最忆是杭州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22年05月,封面:拯救濒危森林

【河西走廊的 “西部传奇” 荒野“读城” 2000年】在河西走廊的西部,在漫长的岁月中,因为战乱起落、河流摆动、古今绿洲变迁等原因,留下了大小约百余个古城遗址,时代由汉到清,历时约2000年。广袤而干燥的荒原戈壁如同一座巨大的博物馆,将它们一一收藏。十年间,本文作者和摄影师在荒野中追寻它们,一份份时光“档案”、一张张古城图像渐渐集结,并汇聚为一部视角独特、穿越古今的“读城记”。

《炎黄地理》2022年第03期,封面:传承历史文化为城市带来新力

《炎黄地理》2022年第02期,封面:前凉河西著姓家园观之转变

《炎黄地理》2022年第01期,封面:“太极图”与“万字符”之异同

《城市地理》2022年第02期,封面:城市名片:规划展览馆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22年04月,封面:攀登空中岛屿 解开演化之谜

【发现吉拉沟 非“沟”非“谷” 有“彩”有“沙”】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的吉拉沟,长200多公里,最深超200米,最宽近20公里,因藏在荒漠深处,人迹罕至,外界对它所知甚少。本文作者为《阿勒泰日报》记者、阿勒泰地区摄影家协会主席,他经多次实地走访,在深入研究后,逐渐有了新发现:从地貌上看,吉拉沟既不是“沟”,也不是“谷”,更不是“大峡谷”,而是一个被彩丘与沙丘夹峙的“槽形洼地”。这里的景观,不仅鲜为人知,也颇为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