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维学习空间

一个专注于学习的网站

展开

【敦煌专辑】什么是“敦煌”?是古老民族的遗声,是西域坚固的堡垒,是大而盛的丝路明珠。“敦煌”一字,不仅仅是地名而已。它见证了民族交流的历史与辉煌,也见证了党河之滨、三危山畔上演的段段传奇。

【正仓院与唐朝专辑:一睹日本皇室宝物,再见大唐昨日风华】完整保存至今的唐式木构建筑,万众瞩目珍藏数以千计的古代天皇及皇室传世宝物,世所罕见再现以唐文化为中心、辐射东亚至西亚的古代文明遗存,弥足珍贵位于日本奈良的正仓院如凝固的史书,描绘着奈良时代繁花似锦的大唐文化

【钧瓷无双记】世上没有两件一模一样的钧瓷,所以『钧瓷无对,窑变无双』。钧瓷的奇绝之处在于『窑变』。窑变『靠天吃饭』,却成就了钧瓷特殊的美感。这是釉的功劳、火的精彩,但最终还是人的追求。

【名和字 | 人如其“名”“字”如其人】古人有名又有字,称呼一个人,什么时候称名?谁能称名?什么时候呼字?又有谁能呼字?这里面都有门道。名和字既互相独立,又融于一体。

【最民族的图案】牛鼻子纹、蝴蝶纹、八瑞相纹、几何纹……不同的文化传承与审美趣味,令56个民族的图案纹样,多彩纷繁,独立又交融。每一种图案,都是他们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的写照,是一部部民族发展史。

大都城 超级坝 神王玉 “良渚文”;古国 古文化 古文明;良渚遗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在夏代之前,中国还有没有“国”?良渚文明的发现,给这个疑问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良渚之重,重在何处?

近代以降,古老的衣冠之国,遭遇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装登场,旗袍新生,长发剪短,烫发风靡……一切看似被打破、重组。然而传统从未消失,只是被塑造得更加符合时代精神。值此『五四运动』百年之际,回望那个中与西、新与旧碰撞中共存的特殊岁月,中国衣装之变,展露了其特有的风华。

河北易县永宁山下,清朝最后一处帝王陵墓群——清西陵,静穆而立。那里是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后妃的安息之所。其地,乾坤聚秀,藏风纳气;其陵,或宏大或精巧,彰显王者气象。走进清西陵,每一处,都诉说着生存与死亡的关联,亲情与权位的纠缠。清西陵,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地。

家,从来不是一个冷清清的空壳。有人,有家具,生活便热热闹闹地展开。古人的家具什么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产方式,也就有相应的技术、礼仪和生活习俗。古代那些精美的家具里,便沉淀着中国人最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生活到艺术。且从家具里看中华五千年文明如何相承。

凝眸处,黛眉山远;启朱唇,笑靥花开;胭脂妆粉,姹紫嫣红;雾髻云鬓,乌发摩天。中国古典妆容,在天道自然中拾取人生意趣,又与数千年华夏文明进程同步,时而开时世诞奇葩,时而施淡雅以比德。美在妆容,美哉妆容。

中国人做事讲究『适中』、饮食追求『适口』,但『重口味』却似乎与此背道而驰。明明知道食材来源太『惊悚』、加工过程太『诡异』、成品口感太『刺激』,但自古以来,中国东西南北却皆有重口味美食,其产生和延续至今的原因和动力是什么?口味,从来不只是关乎味觉,其轻与重,都有着经济与文化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