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20232年第04期,封面专题:李想和他的巴别塔
《商界》20232年第03期,封面专题:猫人游林 科技重塑内衣江湖
《商界》20232年第01-02期,封面专题:何猷君 电竞未来式
《商界》2022年第12期,封面专题:钟睒睒 从点到椭园
《商界》2022年第11期,封面专题:七匹狼周少雄:狼的柔道术
《商界》2022年第10期,封面专题:舒畅 站在太空的入口
《商界》2022年第09期,封面专题:张野 青山交响乐
《商界》2022年第08期,封面专题:李小加 金融先锋
《商界》2022年第07期,封面专题:李锦记:百年,味之道
《商界》2022年第06期(冷友斌 赌赢飞鹤)
《商界》2022年第05期(通威 阳光密码)
《商界》2022年第04期(周振林 关山可越)
《商界》2022年第03期(丁世忠)
【张勇 哪吒闹海】为人民造车,是张勇一直秉承的平民哲学,也是属于哪吒汽车的英雄主义。
【王传福:比亚迪,筑梦四时】王传福说,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李东生:向实而生】实业是命脉,实干是基础。TCL用40年的变革,塑造了一个中国制造的时代样本。
【金利伟:执着而可靠】在金利伟的预想中,包括可靠在内,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应该考虑有所作为,推动这个老年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让中国的老年人享受更美好的晚年生活。
【董明珠:下半程,格外用力】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想看董明珠“凶、发火、硬怼、手撕、雷厉风行”。这些标签的再次展示时,却忽略了一点。董明珠已经67岁了。
【傅哲宽:苦熬投资学】啟赋资本的独特打法,注定要走一条艰难的苦熬之路,但也铸就了傅哲宽独特的投资哲学和致胜基因。
【袁国顺:天下全是“免费”的午餐】“别人看山是山,我看山是人。”袁国顺认为,始终围绕人的诉求去深思“共同体命运”,才是免费模式要传递的终极商业理想。
【高禄峰 平衡有术】从北京一个出租房的地下室,到全球平衡车之王,成为中国境内“VIE+CDR第一股”,一路走来,九号公司就像脚踩平衡车走在钢索上。高禄峰知道,自己必须非常努力才能保持平衡。
【埃隆·马斯克 极端主义成功】他心中装着几件极端的大事,为了做成这些事,他显得与常人的世界格格不入,最终沦为别人眼中的怪咖。
【楼仲平:别叫我吸管大王】2015这一年把楼仲平的身份分成两段,在这之前他是“吸管大王”,是双童吸管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在这之后,尽管职位没有发生改变,但他的行为越来越像一个学者,他的主要工作变成了思考和布道,双童吸管,则更像是他实践自身思考的修道场。
【王亮 喜剧的执与不执】触达了越来越多的观众,涉足了演出产业链中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心麻花的定位也愈加坚定明确,就是做喜剧。喜剧的定义并不局限于演出,王亮说时代不一样了,开心麻花做喜剧不仅仅只做舞台剧的喜剧,应该是在整个文化产业,各领域赛道,都有我们的喜剧内容,要做喜剧内容的供应商。
【朱宸慧:“雪梨”式走红】“未来10年,希望能在董事长这个角色上去发力。”这个外形柔弱的温州女孩,如何在电商之都杭州,拉扯出一家头部MCN机构和全网领先的时尚女装品牌?
【钱帆:巨川之上,红蜻蜓振翅】时代大河奔涌而去。在父亲钱金波一手创下的“巨川”之上,钱帆准备如何让“蜻蜓”振翅呢?
【王鹏:明亚的诗与剑】在王鹏的职业生涯里,他更像手捧兵法研读的文生,斯文内敛,又运筹帷幅。他自评是“一个既传统但又不爱循规蹈矩的人”。
【杨润强:闯进“无人区”】“如果你们花几干块钱买这么一张桌子,你们能不能接受它上面存在这样的瑕疵?假如你不能接受,又凭什么期望消费者可以接受?!杨润强面前堆着高高的报度板材,身后是护童安吉工厂的数百生产工人。这是大陆儿童易升降多功能健康学习桌椅创始品牌护童家具有限公司建厂投产的第一年。此时的护童,快速增加的销售拉动产能,生产需求激增,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新的团队又需要磨合,导致工厂产品的报废率很高,一度达到了10%。
【陈德启 戈壁传奇】在贺兰神国际酒庄宽敞明亮的酒窖里,除了成百上千个橡木桶,还摆着一个巨大的沙盘,上面为这片酒庄设计了住宿、餐饮、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陈德启想让这10万亩戈壁滩全部变成绿洲。
【陈东升 战略制胜】看好时代、看对大势、看准市场,“与时代共荣”的背后,战略制胜才是陈东升成功的终极密码。
【雷军没有欲望】没有人关心雷军开什么车,戴什么表,也没人关心雷军有没有花边新闻——他似乎忙到没时间产出花边新闻。唯一称得上“雷军欲望”的,大概也只有小米。
【梁建章:天才下山】比起2003年“非典”,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更大,梁建章应对起来反而更松弛-携程走过20年,已实现几乎所有的商业可能,无需向外界再证明什么。但他这次其实又更“拼”。
【姜岚昕:永远战斗的理想主义】从办免费大学,到办公益性质的论坛,姜岚昕做了很多需要付出金钱和精力,却换不来收入的事情,但这似乎正是他想要的生活,是他一生为之战斗的事情。
【陈泽滨 数字化重构立白】从麓景路广州发展大厦到陆居路立白中心,距离仅仅15公里,车程不过20多分钟,立白用26年走过了这段路程。26年前,在宝洁中国区总部所在地广州,潮汕小伙儿陈凯旋一无资金、二无厂房,白手起家靠着独创的OEM模式成立了广州市立白洗涤用品有限公司,从一袋洗衣粉发展成为年销量超200亿元,纳税超15亿元的日化王国,带领本土品牌扛起了中国洗涤行业的半壁江山。
【但捷 设计一场“文艺复兴”】言几又不再单纯经营书店,转而以“设计”为核心,试图换一种方式表达“书店”,从而建立自己的竞争壁垒。法国作家福楼拜喜欢在夜里搞创作,书房的窗就临近知名的塞纳河。从窗户透出来的光通宵达旦、犹如灯塔,渔夫和船长们后来再也没有迷失过方向。在中国14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100多年后,诞生了62扇“福楼拜先生的窗户”,不断支撑和指引着部分人的精神世界。把这扇窗撑出去的人是但捷。
【变革风眼:奇瑞商用车的组织进化】奇瑞的造车技术素来受到业界认可,鲍思语深知:造一款车不是问题,怎么造一款让用户看着心动,用着开心的车,怎么调动团队上下一心,才是他应该做的。
【疫情之下 商业嬗变】开春之际,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2020年国内经济的第一“黑天鹅”,受疫情影响,国家随后发布了延长春节假期通知。复工推迟、全民抗“疫”,使消费、零售、金融、旅游等诸多行业企业被迫接受运营窘境,今天所面临的状况让很多企业与企业家吃惊。在这个特殊时期,企业该如何生存?有哪些问题急需面对?《商界》杂志带来特别报道,从多个维度展开细致讨论,深入剖析特殊时期,企业的生存法则以及未来的发展策略。经济周期危机、产业波动危机、突发性疫情危机,三重危机相加,企业会有怎样的未来,我们不得而知。
【陈燎罕 不止“幸运儿”】陈燎罕似乎总能幸运地踩在行业的窗口期。但,从窗口期开到窗口期关,沧海横流、万马奔腾,最后能留在舞台上的,绝不会仅靠幸运。
时间是有记忆的,年轮将痕迹镌刻在事件上,厚重而坚定。我们梳理出陪伴《商界》成长的25年里,在时间长河上留下的那些年度关键印记。
苏州,独墅湖边。10月中旬一个下午,室外气温只有10余度,阵阵冷风从湖面吹过来,在园区的楼宇间肆虑。同程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吴志祥穿一件单薄的蓝色衬衫,乱风不住地往领口处的缝隙里钻。他丝毫不受影响,站在连接两栋办公楼的天台中间,从地面起身一跃,双手打开、伸直“咔擦一咔擦”,摄影记者迅速按下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