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知識Knowledge》2022年第08期,封面专题:新太空竞赛
《BBC知識Knowledge》2022年第07期,封面专题:如何让大脑运作更有效率
《BBC知識Knowledge》2022年第06期,封面专题:寻找外星生命
《BBC知識Knowledge》2022年第05期,封面专题:延长健康余命不是梦?
《BBC知識Knowledge》2022年第04期,封面专题:神秘的大脑
《BBC知識Knowledge》2022年第03期,封面专题:2022科学新进展
【深海之谜】透過新科技,探尋生命起源和水下生態系…
【基因編輯:醒釀中的醫療革命】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能精確地切割DNA,修正不良的基因突變。然而它是否安全無虞?是否所有人都能從中獲益?
【宇宙为何存在?】一位物理學家正試圖找出主宰字宙的規則,這些規則反覆套用,不斷更新空問網絡,最後產生空問,也創造了所有物質。
【《沙丘》裡的科學】它不只是個科幻故事,而是活在數百個微小概念上的實體,完整運作著一種合理可信的生態。
【科学大哉问 关于生命】地球生命從何來?應該尋找外星人嗎?我們是不是活在虚擬世界裡?人類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改造身体? 生化人新进展】装上客制化的机械肢体让自己变成飞毛腿或大力士,或是在脑部植入装置,让你「用想的就能上网」,已经不是科幻作品才有的情节。随着科技不断突破,促使机械与生物进一步结合,帮助人类突破许多身体上的限制。未来的生化人(cyborg)可能是什么模样?
【睡眠的神奇力量】陆地上,大概没剩多少从未有人到访过的地方。如今若想前往没有人涉足过的「秘境」,恐怕得到深海、太空或是洞穴深处寻找。
【勇往前人未至之境】陆地上,大概没剩多少从未有人到访过的地方。如今若想前往没有人涉足过的「秘境」,恐怕得到深海、太空或是洞穴深处寻找。
【能否让网路再次伟大?】隨著假訊息、網路霸淺和極端主義日益猖獗,網路並沒有成為我們曾經盼望的模樣。如今還有機會挽回嗎?
【宇宙布满看不见的星体?】来自世界各处的神秘发现开启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可能:宇宙或许充斥着连最灵敏的仪器都侦测不到的幽灵星体。
【解开宇宙之迷】近十年来,科学家拍下黑洞的照片、窥见原子的核心,并回顾宇宙的诞生,不过宇宙对我们来说仍是一个很大的谜团。本期邀请杂志长期合作的科学作家马可斯・钟(Marcus Chown),为大家整理未来数年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致力研究的几个方向。
【寻找太阳系内的生命】我們從來沒有停止想像ET。即使至今仍對其一無所知,也不妨礙我們著迷。光是這一點,就足以引起心理學家好奇。目前在太陽系內有好幾個尋找外星生命的任務。除了影劇、小說作家們鍾情的火星,金星、木衛二和土衛六等等,也都有進行中的計畫。近來最引人瞩目的,當屬去年九月有科學家宣布在大氣層中發現磷化鼠的金星,這項偵測結果似乎代表著上面可能有「生物」?雖然不少人質疑,但已經讓人更想進一步探索這顆曾被認為最像地球的星球。
【科学新进展2021】转眼又来到农历新年,回想去年这个时候,全台都为新冠病毒人心惶惶,接着疫情在全球大肆曼延,虽然我们有幸维持正常生活,病毒威胁仍挥之不去。不过,生活还是要继续。让我们暂时抛开确诊、隔离、疫苗等数字,关注一下近来值得留意的科学新进展。
【打破饮食迷思】有關「怎麼吃」的建議,大部分是無稽之談……
【建立心理复原力】如何在不确定的年代建立复原力?面临丧亲、病痛、失业、不安全感,为何有些人就是愈挫愈勇?如何同他一样,培养韧性走出难关?
关于外星生命的想像,人们大多聚焦于适居带内的行星。如今研究指出,巨大黑洞附近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
《BBC知識Knowledge》2020年第10期(人体免疫系统)
狗或許可以幫我們揭開老化的神秘面纱。從狗身上找長壽祕訣。一項大型研究計畫以狗狗為對象,探討環境因子和生理特性的影響,協助我們延年益壽!
為了探索自我意識的本質,各地學者不惜正面交鋒,希望真正解答意識來源….
【細菌救地球】它們不僅可以製造能源、生產蛋白質,還能吃掉溫室氣體和塑膠,維持人體健康。
【疫苗竞赛 刻不容缓】愈早生産就能愈快回歸正常生活,要如何利用病毒本身製作疫苗?目前又有哪幾種治療替代方案?
【社群媒体造成愤怒时代?】現代社群媒體不乏怒氯沖沖的推文或誇張聳動的標題,隨時在線的文化是否讓人越來越容易生氣?
【意志力快充 如何增强自我控制】许多事总是知易行难,譬如节食计划总是沦为空谈。科学家发现了一些心智诀窍,可以把自制力提升到更高档次。
【奔向金星】地球的“双胞胎”发生了什么事?
【8大疯狂科学理论】暗物质就在脚下?机器人无法思考?人造子宫生小孩?人死可以复生?蘑菇拯救世界?发现火星生物?植物有意识?阻止老化?
【寻找第九行星】天文学家认为,在海王星之外的小型天体可能随着躲在暗处的第三世界起舞,那颗行星是地球的四倍大……
【如何守护海洋及其内珍宝】占全球70%的海洋為地球提供食物與氧氣,還能調節氣候。不過,人類活動正使它陷入危機……
近年來,大家漸漸注意到腸道菌對身體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現在科學家進一步發現,這些腸道裡的小東西可能也會左右我們的情緒。一旦這種「微生物體一腸一腦軸」的關係得到證實,便意味著飽受憂鬱症或壓力所苦的人們有機會採行新療法:服用精神益生菌。不過,學界目前缺乏關於劑量的研究,況且每個人的微生物體都不同,若要找出個人化的益菌组合,可是所費不質。雖然醫療用途的精神益生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這類研究同時提醒了我們「You are what you eat.」,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先從改善飲食習慣開始:盡量吃多樣化的食物,特別是植物性食物,例如新鮮蔬果和堅果。腸道微生物種類越多元,不僅讓我們更能對抗病菌,也更能對抗壓力。
漫長的地球史上,曾經有五次,超過75%的陸地及海洋物種被消滅。今年5月,聯合國發表堪稱至今最完整的《全球生物多樣性評估》,根據這份報告,目前瀕臨滅絕的動植物超過100萬種,也就是說,我們已經或是即將邁入第六次大滅絕。果真如此,人類能夠幸存嗎?我們是否還來得及做些什麼?
有些人摔断手臂也不眨眼、分娩时不舍疼得大汗淋漓,这些无痛觉者的生理秘密,或许能助我们关上疼痛的开关.……
关于宇宙的起点我们始终无法自圆其说。而现在有组理论物理学团队认为,一切生于大反理.…
我们将分别探索六个认知能力的科学观点,提供您如何让大脑运作加倍顺利的实用诀窍。
Oumuamua是外星人的太空船?太阳系有第九行星?“塔比之星”的亮度为何不断变动?一起来看看宇宙还有哪些难解之谜……
上个月,科学家发布史上第一张黑洞影像。他们如何拍摄?这项成就又能告诉我们什么?
1970年代后,再没有国家登上月球,直到2013年,中国嫦娥3号任务登录月球近地侧,成为第三个把探测车送上月球的国家。今年1月3日,嫦娥4号成功登陆月表,它装载各式实验器材,充分展现中国的意图。超级强国会为了争夺月球的霸权,再度展开太空竞赛吗?
你害怕死亡码?你认为宇宙定律总是恒常不变码?你相信细菌的影响力扩及天气吗?经过放纵的年假和小小的连假后,你的大脑可能已经成了一团烂泥,快来补充一些营养内容,攫取科学前线那些难以置信的想法。
全球污染持续扩大、气候变迁的威胁,以及对农药的依赖,这些议题都为21世纪农业带来许多挑战。但在科技的协助下,农业也正以新面貌迎战⋯⋯
美国和日本的小行星採样返回任务,或可帮助科学家解开生命之谜,以及避免地球的碰撞之灾。
BBC 知识 / BBC Knowledge 国际中文版,创刊于2008年,这本看似年轻的科普类期刊,实则拥有悠久的、引以为傲的历史。BBC Knowledge的内容构成,源自居世界科技类期刊领导地位的BBC Focus;英国最畅销历史类期刊BBC History;以及创刊自1963年、英国最著名自然类期刊BBC Wildlife 。BBC Knowledge聚焦于科技、历史、自然三大内容领域,以严谨的态度、权威的内容,共享实用新知,进行愉悦交流。
BBC 知识 / BBC Knowledge 国际中文版,创刊于2008年,这本看似年轻的科普类期刊,实则拥有悠久的、引以为傲的历史。BBC Knowledge的内容构成,源自居世界科技类期刊领导地位的BBC Focus;英国最畅销历史类期刊BBC History;以及创刊自1963年、英国最著名自然类期刊BBC Wildlife 。BBC Knowledge聚焦于科技、历史、自然三大内容领域,以严谨的态度、权威的内容,共享实用新知,进行愉悦交流。
BBC 知识 / BBC Knowledge 国际中文版,创刊于2008年,这本看似年轻的科普类期刊,实则拥有悠久的、引以为傲的历史。BBC Knowledge的内容构成,源自居世界科技类期刊领导地位的BBC Focus;英国最畅销历史类期刊BBC History;以及创刊自1963年、英国最著名自然类期刊BBC Wildlife 。BBC Knowledge聚焦于科技、历史、自然三大内容领域,以严谨的态度、权威的内容,共享实用新知,进行愉悦交流。
BBC 知识 / BBC Knowledge 国际中文版,创刊于2008年,这本看似年轻的科普类期刊,实则拥有悠久的、引以为傲的历史。BBC Knowledge的内容构成,源自居世界科技类期刊领导地位的BBC Focus;英国最畅销历史类期刊BBC History;以及创刊自1963年、英国最著名自然类期刊BBC Wildlife 。BBC Knowledge聚焦于科技、历史、自然三大内容领域,以严谨的态度、权威的内容,共享实用新知,进行愉悦交流。
已帮您找到资源,查看此资源需要20学习币,请先登录注:本资源发布时间已超过1年,您需要升级为【包年及以上会员】方能免费下载,或者你也可以使用学习币进行兑换。如选择【包月会员】将无法查看本资源,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