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与观众周游全球各地、让观众回到几亿年前的史前世界。在系列专辑《恐龙星球》每集节目中,观众将分别涉足史前世界的不同大陆,跟随恐龙展开一段不同寻常的冒险。观众仿佛置身于白垩纪末期(8500万年到6500万年前),亲身体验恐龙的生活点滴——它的居住环境、喜怒哀乐,以及它为生存所作的抗争。恐龙星球在每集节目中,古生物学家斯科特·桑普森都将为观众揭示每个故事所依据的事实和发现。他将为观众解释,古生物学家是如何利用化石残骸发掘蛛丝马迹,从而推断出迥然各异的恐龙外貌与习性。例如,在中国发掘出一种身披羽毛的恐龙,这一发现极大地改变了科学界对小型食肉恐龙的认识,动画设计师正是据此绘制出类似的恐龙,如“白点”和“波德”。同样,古生物学家以前一直认为,窃蛋龙性喜偷蛋,因为它们的第一块化古就出土于原角龙的巢穴中。但科学家却发现,窃蛋龙紧紧抓住的蛋,其实是它自己的胚胎。由此可见,窃蛋龙所谓的“偷蛋”,实际上是在保护自己的后代。这些古生物学的新发现和新见解,都将在系列专辑《恐龙星球》中一一得到展现。
《恐龙星球》利用独特的高科技图像技术,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可怕、最神奇的动物。这些都是这10年的发现,彻底改写了史前教科书。古生物学家至今已经知道:恐龙分布于全球各地,而且以一种荒诞、恐怖和怪异的方式进化着,以至于霸王龙与它们相比都显得非常温顺。不同于你以前参观过的任何一次恐龙展览,本节目完全是一次迷人的视觉体验,在展示了神奇的怪兽的同时,充满了奇怪的事实、惊人的动作演示。
编剧甚至用化石的发现,作为每个故事的开头与结尾。在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发现萨尔塔龙的一大片巢穴,这种长颈食草恐龙每年都会回到同一处栖息地产蛋育仔。而节目的主角“阿尔法”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它将和同伴们一样,每年都会回到这里生儿育女。
恐龙星球在南美,观众将亲眼见证雌性萨尔塔龙“阿尔法”的生活,如果它想生存下去并生儿育女,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长大成年。最后,在欧洲,刚成年的火盗龙“波德”被潮汐大浪卷到一座小岛上,那里是矮驰龙的天下。虽然“波德”一跃成为岛上最强悍的掠食者,但早已习惯群居生活的它,如今却不得不孤独地终老。
1 Lost World 失落的世界
聚焦晚白垩世时期的非洲,再现了棘龙(Spinosaurus)、鲨齿龙(Carcharodontosaurus)等史前巨兽的生活。
2 Feathered Dragons 带羽恐龙
再现了耀龙(Epidexipteryx)、窃蛋龙(Oviraptor)、巨盗龙(Gigantoraptor)、中国鸟龙(Sinornithosaurus)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有羽毛恐龙在亚洲的生活。
3 Last Killers 最后的杀手
关注达式吐龙(Daspletosaurus)、玛君龙(Majungasaurus)等大型食肉恐龙和敏捷猎手伤齿龙(Troodon)的捕掠过程。
4 Fight for Life 生存之战
再现了晚侏罗世时期的恐龙生存法则实例,包括Kimmerosaurus(蛇颈龙的一种)躲避捕食者X(Predator X,上龙的一种),剑龙(Stegosaurus)、弯龙(Camptosaurus)共生躲避异特龙(Allosaurus)。
5 New Giants 新生巨龙
再现了多个“大块头”,包括蜥脚类恐龙阿根廷龙(Argentinosaurus)和潮汐龙(Paralititan),兽脚类恐龙蝎猎龙(Skorpiovenator)、马普龙(Mapusaurus)和鲨齿龙,鳄类爬行动物帝鳄(Sarcosuchus)。
6 伟大的生存者
再现了晚白垩世时期的“末代”恐龙的挣扎和灭绝,如一群Zunityrannus(暴龙的一种)竟因食腐肉而死。
时间:白垩纪中期
地点:北非大陆
主角一号:埃及棘龙
陆地上最大的肉食恐龙、水生恐龙,由于背部高耸的骨头,也被称为棘背龙。
体型:17米、11吨
与霸王龙对比
《侏罗纪公园》有一部中,棘龙和霸王龙狭路相逢,一番较量之后,霸王龙落荒而逃。
主食:帆锯鳐 ( 8米巨型剑鱼)
优势:捕食鱼类
每一位霸主之所以称为霸主,都有其过人之处,棘龙得以长成如此巨大的体型,得益于食物的充足。淡水河里肉食恐龙屈指可数,竞争对手自然就少。
辅食:翼龙、重爪龙、禽龙
干旱时节,河流枯竭,棘龙会把捕食地点从河流转移到岸上,他不仅仅以鱼为食,在胃里、骨骼里都发现过大量其他恐龙的痕迹。
棘龙在水中行动敏捷,捕食鳐鱼后擅用锋利前爪撕下大块鱼肉咀嚼。
灭绝原因:海平面上升,吞并湿地河流,捕食场被毁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张遗照。
主角二号:鲨齿龙
牙齿虽小,但是像鲨鱼一样有锯齿,有此得名。
体型:13米,7吨
与霸王龙对比
特点:食量大
一天至少吃60公斤肉,需要500平方公里捕食场,经常为了抢地盘打架。
优势:气囊系统
类似鸟类的呼吸系统,高速追捕猎物。
主食:无畏龙 (7米、3吨、长一张鸭嘴)
捕食方式:用带锯齿的牙齿咬伤猎物,等猎物失血过多而死
研究鲨齿龙的头骨发现,这种恐龙骨骼非常脆弱,不能经受住猎物的拼命挣扎,但是它进化出的锯齿状利齿,可以在一咬之后就让猎物大出血而死。上帝关上一扇门,为它打开一扇窗。
两大主角的关系
棘龙和鲨齿龙两大同一时期、同一大陆上的霸主,由于捕食场的巨大差异,几乎完美共存。但旱季时,当棘龙的捕猎转移到陆地,两者就从互不相犯,转变成残酷竞争。
棘龙和鲨齿龙的骨骼化石中都发现过被对方挫伤的痕迹,但是到底谁占上风,并不好说,纪录片中模拟的是棘龙获胜,毕竟长了4米。
友情客串:
褶皱龙:8米,食腐,吃两位大哥剩下的
帝鳄:12米,内陆河霸主,棘龙也不敢惹
霸王龙:老子一个镜头都没有,被比下去两次!
其他龙:我们都被吃了
扩展阅读:恐龙时代——侏罗纪还是白垩纪傻傻分不清楚
对于看《侏罗纪公园》长大的90后们来说,一说起恐龙时代,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侏罗纪”,而很多看《恐龙特急克塞号》长大的80后们则说,他们当初第一次听说《侏罗纪公园》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侏罗纪也有恐龙?!!!”
因为《恐龙特急克塞号》里就强调“距今7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恐龙时代”,所以在他们的第一印象里,恐龙应该是白垩纪时期的。
当然了,事实是,恐龙时代跨越了3个纪——三叠纪(Triassic)、侏罗纪(Jurassic)、白垩纪(Cretaceous),恐龙时代长达1亿7千万年,而恐龙王朝覆灭于大约6550万年前,这些数字也许不够直观,说得直观一点就是,虽然恐龙时代距离现在已经算很久远了,但是从恐龙出现到 恐龙灭绝 的时间,比恐龙灭绝 到现在的时间还要再长几倍。
恐龙时代跨越了三个纪,长达一亿多年,比恐龙灭绝到现在还长几倍,所以单纯叫“恐龙时代”实在太笼统了,那么在恐龙王朝长达1亿7千万年的时间里,哪个时期才是最能代表恐龙时代的呢?
1.《侏罗纪公园》真的是“侏罗纪”公园吗
实际上,电影《侏罗纪公园》里出场的恐龙,大部分都是白垩纪时期的 ! ! !
甚至包括后面的第二部,第三部,以及《侏罗纪世界》里出场的恐龙,甚至也包括里面出场的其他远古爬行动物,大部分都是白垩纪时期的。
比如说,头号明星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生活在白垩纪末期,不仅不是侏罗纪的,甚至它距离我们现在的时间,比它距离侏罗纪还近一些,或者说,霸王龙距离侏罗纪的时间比距离《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的时间还要遥远。
还有迅猛龙(Velociraptor)也是白垩纪的,而且,真正的迅猛龙是有羽毛的,也没有电影里那么大,实际上,真正的迅猛龙看起来更像一只尾巴很长的火鸡。
还有副栉龙、三角龙、甲龙、埃德蒙顿龙、肿头龙,以及第三部里的大明星埃及棘龙等等,都是白垩纪时期的。总之,除了电影中的腕龙、迷惑龙、剑龙、双冠龙等少数几种戏份不高的恐龙是侏罗纪的,而且它们中大多数的作用还是当背景墙,其他大部分出场的恐龙都是白垩纪的。
除了恐龙,电影中出场的其他远古动物,大部分也都是白垩纪时期的,比如无齿翼龙、沧龙等等。
2.白垩纪能否代表恐龙时代
从时间上看,侏罗纪持续时间大约6千万年,而且侏罗纪能叫上名字的恐龙大多集中在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持续时间长达8千万年,从早期到晚期都有种类繁多且著名的恐龙,白垩纪占据了恐龙时代的大部分时间。
2.1.至于三叠纪,虽然当时已经有恐龙出现,但是相对原始,大多数体型也很小,所以甚至都没有多数大众能叫上名字的三叠纪恐龙,更重要的是,三叠纪时期并非恐龙家族一家独大,三叠纪时期更像一个群雄争霸的大熔炉,距离“秦王扫六合”还早着呢,当时群雄四起,恐龙家族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甚至也不是实力最强的。
食肉动物方面,当时陆地上最强大的食肉动物应该是劳氏鳄类(Rauisuchia),比如身长7米的蜥鳄(Saurosuchus)、身长6米的波斯特鳄(Postosuchus),以及身长8.5米的法索拉鳄(Fasolasuchus)
而当时的食肉恐龙,只有一些像腔骨龙和南十字龙这样的小型恐龙,根本无法与劳氏鳄类抗衡。
植食动物方面,前有二齿兽类(Dicynodontia)竞争,后有恩吐龙类(Aetosaurus)竞争,恐龙家族也没有做到一家独大。
因此三叠纪有时候甚至不被算作恐龙统治地球的时期,所以三叠纪显然不适合代表恐龙时代。
2.2.那么侏罗纪如何呢?
侏罗纪时期恐龙家族已经消灭了所有对手,一统天下,实力空前强盛,所以也算是恐龙王朝的盛世,但是更重要的是,多数人对于恐龙的印象还是一个“大”字当头,除了知道恐龙很大,对于恐龙的其他方面也没有多少兴趣,而恐龙的“大”,集中体现在其中的蜥脚类恐龙身上,比如腕龙、梁龙、雷龙、圆顶龙等等,这几种都是比较有名的巨型恐龙,而这几种都是侏罗纪时期的,所以给人的印象就是,最大的恐龙似乎都在侏罗纪。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上述几种蜥脚类比较有名主要是因为它们在欧洲、北美比较常见,对当时的科学家来说更容易发现,所以很早就被发现并为人熟知了,后来其他国家才发现了更加巨大的蜥脚类恐龙,比如白垩纪中期的阿根廷龙,体重75吨,相当于梁龙的7倍,非洲象的15倍,是目前能确定的最大的陆地动物;后来北美地区又发现了体重50~60吨的波塞冬龙(Sauroposeidon),生活在白垩纪早期;
以及白垩纪中期非洲的潮汐龙(Paralititan),体重至少45吨,甚至有可能接近阿根廷龙;亚洲最大的恐龙——巨型汝阳龙(Ruyangosaurus giganteus),生活在白垩纪晚期,体重也可能接近甚至超过阿根廷龙。
所以,随着人们发现的恐龙越来越多,侏罗纪的光环也越来越黯淡。
2.3.白垩纪的恐龙有多繁盛
除了大型蜥脚类恐龙,恐龙家族最吸引人的还有各种强大的肉食恐龙,比如霸王龙、迅猛龙、埃及棘龙等等,这些都是《侏罗纪公园》里的明星了,然而仔细一想,这几种全是白垩纪的,如果这会儿突然提问大家:侏罗纪的食肉恐龙有哪些,恐怕还有很多朋友答不出来呢。
我们常说的食肉恐龙,全部都属于“兽脚类恐龙”
侏罗纪时期当然也有很多食肉恐龙,比如异特龙、双冠龙、角鼻龙、冰脊龙等等,但是总体来说都不如白垩纪的那么有名,大部分体型也没有白垩纪的那么大,种类也没有白垩纪那么多。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埃及棘龙,就生活在白垩纪中期,排名紧随其后的鲨齿龙、马普龙、南方巨兽龙也都是白垩纪中期的,而和这几个不相伯仲的霸王龙则是白垩纪晚期的,所以食肉恐龙方面很明显白垩纪的食肉恐龙远比侏罗纪更加繁盛。
还有鸟臀类恐龙,这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侏罗纪也有剑龙、米拉加亚龙等鸟臀类恐龙,但是真正代表鸟臀类恐龙进化巅峰的角龙类(比如三角龙、河神龙、戟龙、开角龙、原角龙)和鸭嘴龙类(比如埃德蒙顿龙、副栉龙、大鸭龙)几乎全部都是白垩纪时期的。
因此,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体型大小,白垩纪的恐龙都更加繁荣,因此,其实白垩纪才更能代表恐龙时代。
如果说侏罗纪是贞观之治,那么白垩纪就应该是开元盛世,白垩纪时期,恐龙家族经过了侏罗纪几千万年的发展和积累,已步入稳定成熟期,实力更加如日中天,而侏罗纪时期更像是粗放增长期,所以白垩纪才是恐龙家族繁荣的顶点。当然,所谓“盛极而衰”,恐龙家族也确实是在白垩纪中期开始显现衰退的迹象,尤其是恐龙时代的标志——大型蜥脚类恐龙在北半球开始大批灭绝,从此北半球这样的巨兽就越来越少了。而且最终,恐龙王朝也在白垩纪末期轰然倒塌,地球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从此结束。
3.那《侏罗纪公园》为啥不叫《白垩纪公园》
其实是这样,侏罗纪(Jurassic)的名字来源于欧洲中部的“侏罗山脉(Jura Mountains)”,西方人尤其是欧洲人很多也都听过这座山,而白垩纪(Cretaceous)的名字来源于“白垩矿”,咱们中国这种矿很少,所以我们可能不知道这玩意儿是啥,其实欧洲和北美白垩矿很多,常被拿来做粉笔,就跟中国的石膏地位一样。
所以西方人听到“白垩纪公园”这名字,效果就和我们听到“石膏纪公园”差不多,这样观众肯定脑补一脸粉笔灰的公园了,这电影谁tm还想看。相反,“侏罗纪公园”这名字效果就相当于“蜀山纪公园”了,这名字多拉风,肯定吸引人,所以呀,白垩纪肯定想着:爸妈没给起好名字,有实力也被遗忘啊。唉!这跟大清最后一位状元的故事夺么的相似呀。
总之就是,虽然侏罗纪时期恐龙家族已经很繁盛,但是之后的白垩纪才是恐龙王朝的巅峰时代,所以,让爸妈给起个好名字真的很重要啊。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资源没了
已更新